当前位置:实习报告网>专业>地质>

地质实习报告

时间:2021-08-18 16:31:43 地质 我要投稿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五篇

  在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五篇

地质实习报告 篇1

  一、 实习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仔细观察与认识不同时代地层的主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特征,地下水及物理地质现象,达到初步具有观察和分析野外地质现象的能力。

  对实习地区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归纳、分析,并结合水工建筑物、港工建筑物、工业民用建筑物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等,进行稳定和渗漏等方面的工程地质条件初步评价。

  认真并按时完成所规定实习内容,根据野外观察实测资料、记录、标本及作业等,实习结束时编写实习报告和绘制基本图件,以利于巩固实习效果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二、 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顶岗生产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毕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才兼备的技能性、应用性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国际贸易专业认识实习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外贸改革、发展的状况,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并对涉外企业公司的业务内容、性质和流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能初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发...

  工程地质实习要求和目的

  实习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逐渐学会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点的工作内容,岩层产状的测定,地质路线的观测,地质剖面的测绘及节理的测量与统计方法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加深我们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提高专业技能,并激发我们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

  2)、通过现场操作实习和与企业员工的交流指导,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印证、深化。

  桥梁工程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桥梁实习是桥梁课程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通过组织参观各类桥梁,观摩施工的要点,从更为直观的角度去看桥,对桥梁的构造形成空间的体系。

  大学生会计认知实习目的

  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到在单位里能够学习到很多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面,对于我来说收益良多。并且为以后毕业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生实习的目的和实习要求

  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企业进行实习和调研,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了解经济发展的现状...

地质实习报告 篇2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三天

  第一部分前言:实习的目的任务、要求、时间、地点等;

  第二部分实习路线中主要地质特征:按照地层、岩浆岩、变质岩、构造、矿产的顺序进行概括性地总结;

  第三部分几种地质现象的认识与探讨:选择地质实习路线中最有兴趣、感想最深的两种以上地质现象,对其作用方式、形成过程、产物及特征作较深刻、有见地的分析与探讨。

  第四部分结束语:通过实习的收获、体会及建议。

  地质实习报告要求实事求是、逻辑清楚、言简意骇、图文并茂。

  5.通过实习,要求对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是:

  (1)学会用手持gps定点。

  (2)能掌握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构造面)的产状。

  (3)初步学会使用放大镜观察矿物、岩石并描述其主要特征。

  (4)学会绘制地质信手剖面图,学会绘制地质现象示意图、素描图。

  (5)基本掌握地质观察点的记录格式和描述方法,以及编写地质路线小结。

地质实习报告 篇3

  一、 实习地点

  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 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

  二、 实习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 b. 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c.地质构造 d.水文地质条件 e.物理地质作用 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

  1. 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

  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 kw。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人口300多万人。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该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永久性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XX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十一五”期间计划对西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需土方11万m3,石方1.7万m3,混凝土0.2万m3,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坝体采用高压摆喷防渗,上游坝坡坡脚增设抛石压脚,下游坝坡坡脚新建排水棱体,重建输水涵管,重建坝后电站,整治溢洪道下游归河段长1040m,完善大坝观测和水库自动化监测等。本工程招标范围为水库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专项部分及电站部分。

地质实习报告 篇4

  摘 要

  根据学校的教程安排,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普通地质学》野外实习。我们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 :巩固和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野外地质工作操作步骤,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了解我们萍乡地区地质发展过程。了解了地壳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矿石,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稳定的基础。

  实习地区:

  1、 五陂下—王坑煤矿

  2、 孽龙洞

  3、 三口岩—新泉路段

  人员组成:能源系地测(3)班 实习小组第四组(组长;吴坤,组员共8人)

  指导老师:易圣生

  起止时间:20xx年5月24日—20xx年5月28日。野外观察3天,室内讲课2天,室内编写报告5天,共10天。

  报告人:吴坤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4日

  实习地点:五陂下——王坑煤矿

  今天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首先我们沿着河边往上走,沿途看到了河流的凹岸、凸岸、河漫滩。路边陡峭的高山,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岩层地质构造非常明显,我们看到了岩层的褶皱构造,各种形状各不相同。在王坑水电站公路旁,易老师带领我们怎样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水电站对面的山上的岩层中还能看到煤层,由于煤层厚度不到30公分,没有可开采的价值!最后,易老师带我们看了一个岩层的剖面,从剖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岩层的产状。

  河流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重要路径,对全球的物质、能量的传递与输送起着重要作用。流水还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不同的流水地貌,如冲沟、深切的峡谷、冲积扇、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等。在河流密度大的地区,广阔的水面对该地区的气候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今天我们所实习的主要目的和学习到的内容是:

  1、了解什么是河流河床、河漫滩,河流的凸岸,凹岸和阶地?

  河流,指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

  河床是指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也就是河流两岸间的容水部分。河床由于受侧向侵蚀作用而弯曲,经常改变河道位置,所以河床底部冲积物复杂多变,一般来说山区河流河床底部大多为坚硬岩石或大颗粒岩石、卵石以及由于侧面侵蚀带来的大量的细小颗粒。平原区河流的河床一般是由河流自身堆积的细颗粒物质组成。

  凸岸和凹岸(如图一)又称边滩沉积,是冲积相沉积类型之一。凸岸坝是形成于曲流河凸岸的堆积地貌。这是由于在曲流河中,水流在凹岸处流速较大,凹岸受到强烈侧蚀,形成深槽凸岸处流速较小,因此沉积物便在靠凸岸处堆积下来。凸岸坝通常由砂质沉积物组成,在剖面上呈板状沙体,分选较好;下部具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上部具中小型板状交错层理、沙纹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河漫滩 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在雨季洪水时被淹没,雨季过后水位下降时出露的滩地。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它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所以南方地区的河漫滩比较发育。由于横向环流作用,V字形河谷展宽,冲积物组成浅滩,浅滩加宽,枯水期大片露出水面成为雏形河漫滩。之后洪水携带的物质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当地面因构造运动大面积上升:或气候变化使河水水量增加,水中泥沙减少;或海平面降低,都会引起河流强烈侵蚀河床底部,造成下切现象,河床大幅度地降低,原先谷底的河漫滩就超出一般洪水期水面,成为阶地。河流如果发生多次侵蚀下切,就可能产生多级阶地。阶地表面平坦,通常向河流下游方向倾斜,与新河床间有很明显的陡坎。(如图二)

  岩层产状

  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我们在王坑水电站哪测得的岩石的走向为NE110°与SW29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如我们在王坑水电站哪测得的岩石的倾角为∠30°。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如图三所示)

  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 ,如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65°或SE65°。②象限角表示法。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沉积岩

  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三种: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其中,沉积岩的形成:

  1. 物质堆积。在地球表面的低洼处,例如山谷、盆地、三角洲、海洋底部,会有物质堆积(这些物质包括流水和风搬运来的沙子、泥土、灰尘、生物的残骸,以及原本就生活在这里的生物的残骸)。这些物质年复一年地层层堆积,越来越厚,甚至厚到几公里。

  2. 沉积物深埋。与此同时,沉积物下方的地壳在不断地升降运动。如果这地方下陷,这些沉积物就会被深埋在地壳深处,在巨大的压力、高温下,经历很长时间,最后形成岩石。

  3. 沉积岩出露。这些已经形成的沉积岩,可能又由于地壳的上升运动,露出地表,形成我们看见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岩石。例如,王坑河谷两侧的山,大多数是由远古时期形成的沉积岩构成。图四为胶结质砾岩

  层面构造:

  沉积岩岩层面上的特征如波痕、泥裂、雨痕等,这些特征同样反映了沉积岩生成条件和形成环境的特殊性,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古地理古地貌的标志。其中的波痕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沉积岩的肉眼鉴定:

  在鉴定碎屑岩时,除观察颜色、碎屑成分及含量外,尚需特别注意观察碎屑的形状和大小,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在鉴定泥质岩时,则需仔细观察他们的构造特征,即看有无页理等;在鉴定化学岩时,除观察其物质成分外,还需判别其结构、构造,并辅以简单的化学试验,如用冷稀盐酸滴试,检验其是否起泡。

  断层与河:

  断层就是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为什么说王坑-五陂下这条河流是断层呢?因为断层面一般不是一个单一的面,其宽度一般由数十厘米到数十米。破碎带内常充填有经过揉搓的大小不等、成分杂乱的岩石碎块或碎屑、岩片,一般情况下,断层规模越大,破碎带越宽,结构越复杂。破碎带岩层破碎,抗风化能力小,因此,沿破碎带分布的方向上一般地势较低,经流水常年的冲刷后便发展成啦规模不等的河床,有的规模较大的就成为江或湖泊。象我们中国的黄河、长江都是些大的断层。结合易老师给我们讲过逢沟必断的理论,所有说王坑-五陂下这条河流是由断层经上流常年稳定的水源冲刷形成的。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5日

  实习地点:清溪孽龙洞

  孽龙洞位于距萍乡市区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萍乡孽龙洞 素有"吴楚咽喉"之称,萍乡市位于江西省的西部,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端。

  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孽龙洞,经科学家考察论证,孽龙洞是一个形成于1.8亿年前的天然溶洞,长4公里,内有地下河贯穿首尾,常年流水不断,泉声沸然。水声淙淙如弹琴,瀑布倾泻似雷鸣。“洞天飞瀑”十分壮观,清泉从9米峭壁上飞流直下,跌入碧潭,激起无数浪花,颇有“卷起千堆雪”之势。有一块巨石上有一“天池”,它的边沿由薄如瓷碟,形似荷花瓣的石钟乳叠砌而成。池水清澈见底,池底几株石花,洁白如玉,似海中珊瑚,璀璨绚丽,美不可言,令人拍掌叫绝。“灵泉”终年保持不溢不落的水位, 留给人们一个不解的谜,“蘑菇山”清流淙淙,环山而下,迭次汇成多处小瀑,正是“黄山无悬流飞瀑”。

  孽龙洞内石乳遍布,形态万千,是一座石头模型的地下艺术长廊,那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自然生成的,有的似仙女下凡,有的如仙人对弈,有的似仙鹤长鸣,有的如蛟龙探海。还有那耸立的“宝塔”,参天的“玉树”,悬挂的“瓜果”,挺拔的“神针”,飘落的“罗幔”,无一不形象逼真。就像一件件精致的工艺珍品,无不神奇绝妙,惊叹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质研究区域。

  喀斯特地貌生成的必要条件:

  普通地质实习报告(含日记),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岩层上形成的地貌景观。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最大的特点是容易被酸性的水溶解。自然界里的水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岩溶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碳酸,再与生物作用产生的碳酸一起,与地下的石灰岩发生反应。碳酸钙盐类岩中的钙离子被碳酸转移出来,并被地下水带走,看似坚硬的岩石就这样被水一点点溶蚀了。按地貌景观特征,岩溶地貌又分为多个类型:以石芽、石柱为特色的石林型,以峰丛、峰林为特色的桂林型,以大峡谷为代表的三峡型、以及以溶洞为代表的溶洞——清溪孽龙洞

  所以,它的形成必需具备以下3个条件:

  1、 可溶性岩石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喀斯特景观。从溶解度上看,卤化盐岩>硫酸盐岩> 碳酸盐岩;由于碳酸盐岩种类较多,其各类岩石溶解度随着难溶性杂质的多少而定,石灰岩> 白云岩> 泥灰岩。从岩石结构分析 ,结晶质岩石晶粒愈大溶解度愈小;等粒岩比不等粒岩溶解度要小。

  2、岩石透水性

  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及溶隙,它们是流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 。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显著。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烈,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环网。

  3、流水作用

  1.流水的溶蚀作用

  水的溶蚀能力于二氧化碳(CO2)与水结合形成的碳酸(H2CO3),二氧化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功臣,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大气流动、有机物在水中的腐蚀和矿物风化。

  2.流水的流动作用

  流动的水溶蚀性更强烈一些,这是为什么?因为水中的二氧化碳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水的溶蚀作用才能顺利进行,水的溶蚀能力才得以巩固加强。同时,流动的水带动河底砂砾对岩石进行机械侵蚀,这样更有利于岩溶作用的深入。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7日

  实习地点:新泉、三口岩

  这里与五陂下最大的不同就是这有大面积的变质岩系的存在。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既决定于原岩性质,还与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密切相关,因此变质岩具有自己的矿物成分特点,又和火成岩、沉积岩有一定联系,且比它们更复杂多样。主要在变质岩中出现的矿物:刚玉,石墨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叶腊石,十字石,堇青石硬绿泥石,硬玉,浊沸石方柱石,钠云母,绢云母

  帘石类,葡萄石,硬柱石绿纤石,钙铝榴石符山石,绿泥石,阳起石蓝闪石,滑石,蛇纹石直闪石,硅镁石,透闪石钙镁橄榄石,钙铁辉石蔷薇辉石,硅灰石等。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如右图)

  变质岩---结构和构造特征

  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特征,称之为结构。变质岩的结构,颇为特别,因为其是一种转化改造原岩的岩石。根据成因,其结构一般可分为四类:碎裂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和交代结构。

  变质岩的构造是指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所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着重于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按其成因可划分为三类:变余构造,变成构造和混合岩构造。

  结构构造是变质岩的重要特征,常用作变质岩分类命名的重要依据。通过对结构和构造的研究,还可以了解变质岩的原岩,判断原岩所经受的变质作用、环境、方式和程度等特点。

  接触变质岩

  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成为接触变质岩。它们分布在紧靠岩浆岩侵入体的围岩中。围岩由于温度升高,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新的岩石,称为热接触变质岩,而由于岩浆中逸出的气态、液态溶液的影响使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新的岩石,称为接触交代变质岩。热接触变质岩中常见的有角岩类,斑点板岩,大理岩,而接触交代变质岩最常见的是矽卡岩。

  区域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是原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引起区域变质作用的因素较复杂,往往是温度、定向压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综合作用。其温度变化可在200-300℃至700-800℃,压力可自0.1-0.2GPa至1.0GPa,地热梯度的变化范围也很大,可自7℃/km-60℃/km。

  由于区域变质作用的分布范围是区域性的,因而区域变质岩常大面积分布,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有的地区甚至达百万平方公里以上,并且变质程度深浅不同的区域变质岩在空间上常作带状分布。

  区域变质岩从太古代早期到新生代都有出现,前寒武带结晶基底主要由区域变质岩和混合岩、岩浆岩构成。古生代以后的区域变质岩主要分布在造山带。主要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石英岩。

  根据教学安排,我们地测,(3)班进行了为期5五天的 地质实习,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堂学过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建在实践之上的,之有通过实践,理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这次实习的重要意义在于理论界结合实际,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为今后的理论学习及社会实践画上一个逗号。

  这次实习的另一感受,就是觉得时间太短,如能长点,我想理解的会更深更透彻些的。在这次的实践中,我们完满的完成啦这次实践的几项主要任务:

  1、培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例如:皱褶构造,断裂构造特征等地质现象。

  2、 熟悉使用地质罗盘对岩层产状要素的测定。

  3、 学会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了解到地质学的重要。

  4、 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和品质都是以此很好的考验,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地质实习报告 篇5

  庆安水库位于睢宁县城北15km,废黄河南堤下,库区东、南、西三面筑坝,北面紧靠废黄河南堤,是一座中型平原水库,地处8°地震烈度区,设计最高调蓄洪水位29.6m,汛限水位27.5m,兴利水位28.5m。总库容6030万m3,其中调洪库容2190万m3,兴利库容4770万m3,死库容30万m3。该库于1958年3月兴建,1959年建成。设计灌溉面积10000公顷,实际灌溉面积7467公顷。水源为废黄河滩面降雨径流和古邳抽水站抽引民便河之水,水库建成以来,改善了睢宁县庆安、姚集、梁集、魏集、睢城、古邳等镇的水利条件,实现灌溉水源的年调节,缓解了睢宁县用水矛盾,且能在大旱之年为全县大部提供抗旱水源,结合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地质条件

  根据1997年7月徐州市水利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庆安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勘探深度内各土层自上而下大致可分为4层,各土层分述如下:

  (1)、粉砂:黄色粉砂、粉土,砂壤土,层底高程18.2~18.3m,中间夹2~3层黄褐色薄层粘土,上部松散,中下部稍密~中密,厚13.0m,水闸基底25.7m,该层为持力层,建议承载力标准值100kPa,但该层防渗抗冲能力较差。 (2)、粉砂:灰色粉砂,稍密~中密,厚2.5m,层底高程15.6~15.7m,建议承载力标准值130kPa。 (3)、重壤土:黄色、褐黄色重壤土、粘土,可塑,厚2.3m,层底高程13.3m,建议承载力标准180kPa。 (4)、粉质粘土: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重壤土,可塑~硬塑,含砂礓,揭露厚度2.7m,建议承载力标准值310kPa。

  о

  回填土资料:γ自然=19.5kN/m3,γm=20kN/m3, C=0kPa,Φ=26。 (二)水文气象

  睢宁县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降水量较为充沛。春季:3至5月,气温回升快,以冷干风为主,蒸发强,常出现旱情;夏季:6至8月,天气炎热,降雨其中,多暴雨,易形成洪涝;秋季:9至11月,晴朗少雨,光照少,气候宜人;冬季:12至2月,寒冷少雨。

  日照:近40年,全境年均日照2366小时,为可照时数的54%。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4.30C,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0.50C,7月份平均气温27.10C,极端最高气温40.10C,发生在1955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23.30C,发生在1969年2月6日。

  霜期:多年平均无霜期206天,最多无霜期246天,发生在1977年,最少无霜期180天,发生在1962年。初霜期一般在10月30日左右出现,最早出现的初霜期是1962年10月15日。终霜期一般发生在4月6日前后,最早终霜期发生在1967年3月10日,最迟终霜期为5月4日。

  风:夏季多东南风,春秋冬三季多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4米/秒左右。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常发生干热风,每年平均2.6次,4.1天,对小麦后期正常灌浆影响较大。

  降水:根据睢宁县气象站1951年至1990年降水资料统计,40年年平均降水量852.6毫米(多年平均869毫米),最大降水年份发生在1963年,降水量为1360毫米,最少降水年份发生在1988年,降水量为568.4毫米。40年中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年份有8年,占20%,平均5年一遇;低于600毫米的有2年,占5%,平均20年一遇;低于700毫米的有11年,占27.5%,平均4年一遇。40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为7月,平均月降水量209.8毫米,占40年年平均降水量的24.6%,其中月降水量最多的为1982年的7月,月降水量52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1048.7毫米的49.8%。

  蒸发量:根据睢宁县14年E601型水面蒸发资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43.3毫米,年蒸发量最大值为1371.6毫米,出现在1976年,年蒸发量最小值为898.1毫米,出现在1991

  年。

  水文地质:庆安水库所在区域内地下水共有5个含水层,地下水埋深一般在3.5米左右,地下水位平均高程27.4米。 2.2.2水位资料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xx)的规定,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级。相应建筑物按Ⅲ建筑物考虑。

  (一)闸底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1、防渗设计的目的

  防止闸基渗透变形;减小闸基渗透压力;减少水量损失;合理选用地下轮廓尺寸。 2、布置原则

  防渗设计一般采用防渗和排水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高水位侧采用铺盖、板桩、齿墙等防渗设施,用以延长渗径减小渗透坡降和闸底板下的渗透压力;在低水位侧设置排水设施,如面层排水、排水孔排水或减压井与下游连通,使地下渗水尽快排出,以减小渗透压力,并防止在渗流出口附近发生渗透变形。

  3、地下轮廓线布置

  (1)闸基防渗长度的确定。根据公式L≥CH式中:L--水闸的防渗长度,H--上、下游水位差,C--允许渗径系数值,依地基的性质而定,因为地基土质为粉砂,查表取9,计算闸基理论防渗长度为8.73m。。

  L=9×(30.28-29.31)=8.73m

  (2)防渗设备 由于闸基土质以粉砂为主,防渗设备采用混凝土铺盖,闸底板上、下游侧设置齿墙,并且设置板桩。

  (二)排水设备的细部构造

  1、排水设备的作用

  采用排水设备,可降低渗透水压力,排除渗水,避免渗透变形,增加下游的稳定性。排水的位置直接影响渗透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应根据闸基土质情况和水闸的工作条件,做到即减少渗压又避免渗透变形。

  2、排水设备的设计

  (1)水平排水 水平排水为加厚反滤层中的大颗粒层,形成平铺式。反滤层一般是由2~3层不同粒径的砂和砂砾石组成的。层次排列应尽量与渗流的方向垂直,各层次的粒径则按渗流方向逐层增大。

  反滤层的材料应该是能抗风化的砂石料,并满足:被保护土壤的颗粒不得穿过反滤层;各层的颗粒不得发生移动;相邻两层间,较小一层的颗粒不得穿过较粗一层的空隙;反滤层不能被阻塞,应具有足够的透水性,以保证排水通畅;同时还应保证耐久、稳定,其工作性能和效果应不随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差。

  本次设计中的反滤层由碎石,中砂和细砂组成,其中上部为20cm厚的碎石,中间为10cm厚的中砂,下部为10cm厚的细砂。

  图2 反滤层构造图(单位:cm)

  (2)铅直排水设计 本工程在护坦的中后部设排水孔,孔距为2m,孔径为10cm,呈梅花形布置,孔下设反滤层。

  (3)侧向排水设计 侧向防渗排水布置(包括刺墙、板桩、排水井等)应根据上、下游水位,墙体材料和墙后土质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情况综合考虑,并应与闸基的防渗排水布置相适应,在空间上形成防渗整体。

  在消力池两岸翼墙设2~3层排水孔,呈梅花形布置,孔后设反滤层,排出墙后的侧向绕渗水流。

  3、止水设计

  凡具有防渗要求的缝,都应设止水设备。止水分铅直和水平止水两种。前者设在闸墩中间,边墩与翼墙间以及上游翼墙铅直缝中;后者设在粘土铺盖保护层上的温度沉陷缝、消力池与底板温度沉陷缝、翼墙、消力池本身的温度沉降缝内。在粘土铺盖与闸底板沉陷缝中设置沥青麻袋止水。

  图3止水详图(单位:cm)

  (三)防渗计算

  1、渗流计算的目的:计算闸底板各点渗透压力;验算地基土在初步拟定的地下轮廓线下的渗透稳定性。

  2、计算方法有直线比例法、流网法和改进阻力系数法,由于改进阻力系数法计算结果精确,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渗流计算。

  3、计算渗透压力

  (1)地基有效深度的计算。

  L0

  23.25

  T根据公式(3)判断 S0,地基有效深度 e为

  Te0.5l00.55829m,大于实际的地基透水层深度8m,所以取小值

  Te8m。

  (2)分段阻力系数的计算。通过地下轮廓的各角点和尖端将渗流区域分成9个典型段,如图4所示。其中1、9段为进出口段,用式(4)计算阻力系数;3、5、7段为内部垂直段,用式(5)计算相应的阻力系数;2、4、6、8段为水平段,用式6计算相应的阻力系数。各典型段的水头损失用式(7)计算。结果列入(表1)中。 对于进出口段的阻力系数修正,按公式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图4渗流区域分段图(单位:m)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1.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6篇

2.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9篇

3.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六篇

4.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7篇

5.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10篇

6.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九篇

7.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8篇

8.有关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合集八篇

9.有关地质实习报告合集5篇